详细页面

方寸之春

发布时间:2023-08-04 作者: 来源: 字号:

方寸之春

我已经想不起二车间墙外那片竹林是啥时种的了。

每逢雨雪天,竹林总是被清洗得干干净净。剑叶翠里带银,随风轻响,显得格外精神。我往往会在其前驻足观看,不忍离去。

在一个雨后的清晨,我沉浸在竹叶洒下的斑驳摇曳之中。突然,一绺草地跃入我的眼帘。用了“绺”字,是无奈它实在太小,一不小心眼光就晃过去了。就在两棵曾经的行道树之间,宽不过两步、长不过四五米竹竿的距离,散散落落,一些熟悉的植物就这么令人诧异、而又必然地生长在宛如布条状的土地上。

草莓、芍药、韭菜、花椒、桑树,还有几株瘦小的石竹,点缀在林林总总的野草丛中。它们就这么完美糅合在一起,毫无违和感。我饶有兴致地俯下身子,脑海里不断假设,是谁把它们种在这里?那片靠东的草莓,明显种几年了,已经适应这个弹丸大小却光照充足的领地。绿色的掌状叶微皱又不失弹性,有点像摇粒绒。星星落落的白花摇曳其中,一副典型欧式的清新画图。紧靠草莓地往西,约人围大小的枯朽树墩突兀出现,一簇茁壮的芍药,骄傲挺立!谁这么有创意,把芍药的家安在其中?这个环状花盆,是它们独有的城堡、领地,凛然不可侵犯。芍药的每一枝花苞,婷婷玉玉;叶儿舒展光滑,细雨下闪耀迷人的青春光泽。被簇拥着的花苞稍稍翘首,自信、靓丽,引人遐思——再过几天怕是要开了吧,不知到时候会吸引多少眷恋的目光呢?

挪开自己热切的目光,欢迎我的绝对是春日里的大热门—-韭菜。此时正值紧俏时期,韭菜炒鸡蛋,韭菜盒子,三鲜包子、韭菜饺子,火锅涮韭菜,哪一样不引起味蕾的千万次蠕动!可惜,这片相对不很肥沃的土壤上,它们怕是新来的居民。略显柔弱、但依旧墨绿。也许过个三年两载,它自会交出满意答卷。

在韭菜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资源边沿,两种很古老的树木分享着最后一片边角地。花椒树和桑树,一个是厨房大咖,一个是养殖大户兼保健专家。大些的桑树上,战戟般宽大的树叶绿中带黄。迎风哗哗作响,似热情少年,欢笑着迎接每一个不同宾客。看久了你会被他融化,热烈还不失大方。浅绿的桑葚果已经挂在枝头,默默孕育天地灵气。一旁斜倚的花椒树,像个麻辣小妹,娇小但不失刚强。在所有的花花草草之中,两株小小的石竹花最没有存在感,就连开的蓝紫小花也是悄悄默默。但不可忽视的是,石竹依旧在开花,就像它本身,倔强、不懈、坚持。望着这飘带般狭小,甚至不小心几步就跨过的生机之地,我彻底入迷了。

到底是谁在侍弄这片土地呢?

高楼林立的城市早把稼穑的热忱消磨殆尽,人们对土地最原始、最热烈的崇敬被深埋、被掩映。喧嚣的车马、冰冷的水泥钢铁,无情绞杀着残存的真诚与爱心!人们宁可花费大把时光整天刷屏,也不愿抬脚往外,去呼吸久违的泥土气息、去聆听鸟虫吟鸣、去同频自然母亲发自肺腑的一呼一吸。可是,神农氏以降,对于土地的渴求、对于垦荒的自觉、对于“社神”的发自内心的感谢都深埋于中华民族的炎黄血脉之中。土地是我们的根,自然是我们的本!现在的我们,就是一个个远游的不归人。

我要好好感谢你——方寸之地,还有不知名的种植人!你们,用无限的小,唤醒我内心沉睡之无限小。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我相信,此刻那个内心曾经迷茫、无限狭小的我,已经消失。不光是我,所有看到、听到、读到的人们,都会被打动、被洗涤。往后余生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(图/王文同 文/张建军)

 

浏览次数:34返回顶部
相关新闻